臺企瞄準Micro LED顯示器技術市場
發布時間:2018/11/16
近年來,Micro LED成為備受期待的新興顯示器技術,包括索尼、三星、友達、LG等顯示器廠商爭相發表新品,從2017年1月CES展場中,索尼現場展示Micro LED巨型顯示螢幕CLEDIS,率先為Micro LED顯示應用開創新格局。
CLEDIS由144塊40.3x45.3公分Micro LED模組無縫拼接組成,總長寬為970x270公分,解析度高達8K2K,不但顯示效果讓世人為之驚艷,還可透過拼接、自由組成尺寸更大的顯示螢幕,瞄準博物館、電影院、展演廳等高階大型商業顯示應用市場。
各顯示器品牌相互競爭,紛紛祭出秘密武器
2018年Micro LED議題持續發燒,1月三星于CES展出全球首款146吋模組化Micro LED電視,吸引全球目光焦點,并準備在今年第三季開始量產出貨,友達也于5月美國2018 SID顯示周領先業界,首度展出全球最高解析度、全彩化主動式8吋Micro LED面板,採用LTPS背板驅動技術,讓每個像素均可獨立驅動發光,實現精細、極高動態對比的顯示器表現,再次震撼全球,LG則在8月德國柏林IFA展中推出175吋Micro LED電視,成為全球最大尺寸、最薄的Micro LED電視。
從索尼、三星到LG等全球電視的領導品牌廠商,接連展示Micro LED電視技術,擺脫以往傳統LCD電視與OLED電視相互競爭的格局,亦預告了Micro LED電視將掀起新一世代的顯示技術革命,并將結合智慧感測、人工智慧引領顯示器產業邁向新里程碑。
此外,臺灣不僅在Micro LED掌握關鍵生產技術,對于專利布局亦居全球領導地位。
若臺廠能夠掌握此發展契機,垂直鏈結板廠、材料商、設備商等相關產業鏈,必能發展具全球競爭優勢的Micro LED產業鏈。
如此一來,不僅能擺脫中國眾多10.5代線產能釋出后的紅海市場競爭,甚至超越韓廠OLED顯示器在技術、專利、產能的重重布局,創造臺灣廠商更高附加價值的Micro LED顯示器產品。
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研究,2017年臺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1.3兆元,為臺灣第二大產業,預估3至5年后,Micro LED產值將占到臺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的十分之一,可創造高達1,000億元產值,不僅促進國內產業與經濟的發展,也為下世代電子產業技術奠定重要碁石。